他就是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凡钧,他用并不伟岸的身躯扛起了一个新型材料研发公司的未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天顺虽小,项目却‘亮’,更是我的全部心血。”
创业散尽家产只为我的爱国情怀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过一系列热处理转化而成的含碳量在90%以上的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耐腐蚀、可编制成型等优良性能,被称为“黑色黄金”,是各国都十分重视的“战略物资”。但由于长期以来他国对我国实施“禁售、禁运”政策,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国防工业和有关高端产业的发展。“我国一直以来用的都是通用级碳纤维,”孟凡钧这样介绍我国的碳纤维生产技术,“我国从上世纪‘六五’期间就开始研制碳纤维了,当时生产出来的碳纤维原丝与国外生产技术水平有很大差距,质量极不稳定。截至2013年底,我国的16000吨碳纤维需求量仍需90%靠进口。”而进口来的基本都是“通用级”碳纤维,说白了,就是他国所淘汰的质量一般的碳纤维,我国制作成鱼竿等易损品,因此全世界有60%以上的鱼竿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外国人能研究明白,中国绝不能落后,也是怀揣着我的爱国情怀,2010年我从正在投入生产并已成发展规模的消泡剂项目中抽身,全面投入到对碳纤维的研究学习中,”孟凡钧谈起自己的创业之路,表情中留有坚毅,“黑龙江省发展碳纤维是得天独厚的,这个项目生产用工少,生产成本有优势,所以即便‘散尽家产’,我也要坚持走下去。”在采访中,孟凡钧妻子的一句话,深深地让记者了解到,他口中“散尽家产”的真实涵义,孟凡钧的妻子说:“以前总是逛街买名牌,可是现在都不敢逛街了。”家里的房产、孩子准备出国的钱,几数变卖,家里人却都默默地支持,没有一声怨言。
设备需要“私人订制”但自豪的是都是“中国制造”
散尽家产在孟凡钧看来也许并不可怕,但他总是“折腾”在走“冤枉路”的途中,即便是一个设备零件的组建都让孟凡钧绞尽了脑汁。“碳纤维制造生产设备的繁琐不亚于一艘航母,36个系统,10万多个部件组成,甚至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没有‘现成’的,所有设备都要‘私人订制’,”孟凡钧说道,“我曾经为了机器轴承所需的辊子跑遍了全省,但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承担制作,最后在沈阳一家工厂敲定了。常规的轴承误差需要在5-8 mm(微米),但在长途的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松动,使得误差变为了80 mm,费时费力还费了钱,当时我一股火,嘴里就起满了大水泡!”但后来困难也被克服了,孟凡钧突发奇想,将辊子吊着运回来,终于把误差把握在了20 mm左右。
然而,当所有机器到位准备投入生产时,问题又来了。一个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成本约在6万元左右,对于目前企业的状况来说“指日不可待”。于是孟凡钧决定身兼数职,担任了总经理、总工程师、总设计师、研发技术师等等。“在创业之初,我后悔过,因为很苦很累,过得都不如农民工,干回老本行‘消泡剂’的想法一闪而过,”孟凡钧坦诚地说道,“但我必须向前走,我全家老小的身家、企业员工的生活全压在我这,我不能退缩。”据孟凡钧自己估算,截至目前他给企业节省下来的费用足有8千万元以上,“该省的省,不该省的我们绝对‘大方’,我们所有的研发专家都是从碳纤维生产大国美国、日本等地高价聘请的,宁可自己‘喝稀粥’,企业、技术和员工也要吃上‘米饭’,”孟凡钧这样说。
也正是因此,天顺化工的碳纤维原丝越来越出挑,据了解,日本碳纤维生产大商东丽集团的碳纤维原丝中毛丝占5%,我国国内普通毛丝占20-30%,而天顺化工的毛丝比例仅占3%左右。对此,孟凡钧欣喜地说道:“到今天,我很自豪地说,我们天顺目前单线产能全国最高,也敢和日本去PK!”
信心做第二个“东丽”不是梦
日本东丽集团是世界碳纤维原丝生产制造大户,其碳纤维原丝水平世界领先。“我梦想着能够做出世界上最先进的T1000和T1200的原丝,”孟凡钧这样说。不甘复制于他人,怎么样走出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道路才是重中之重。为此,孟凡钧还研究出了“政、金、产、学、研、用”六位一体的产业链核心技术,“只满足于原丝生产太过局限,目前我公司正在转向碳丝中试项目的调试,预计2016年建成,年产500吨碳丝项目彻底建设完成后,将实现年产300吨高性能碳纤维的生产能力,”走在车间里,边介绍着正在转动的机器,摸着一缕缕原丝,孟凡钧仿佛在看着自己的儿女般,慈祥又专注。
经过夜以继日的研发,目前天顺化工正在“变废为宝”,将生产中的废料进行有序加工,变废料为一种生产活性剂,这将大大减损污染和生产费用,真正做到节能减排,大大提升我省碳纤维产业链增速发展,为形成我省新兴的碳纤维产业集群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