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受国内新增装机大幅增长,国内外市场需求启动、行业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影响,光伏板块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喜人。
光伏企业业绩普遍向好
据业内人士测算,在已公布三季度财报的上市公司中,超过80%的光伏企业实现了营业收入增长;超过60%的光伏企业实现了净利润增长。据行业人士的不完全统计,今年1~9月,38家A股光伏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0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累计为12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9%。
在营业收入方面,今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96.13亿元,同比增长24.95%,在光伏企业中独占鳌头。自2016年通威股份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成功将控股股东通威集团旗下永祥股份、通威新能源、合肥通威收入囊中后,主营业务发展为农业和光伏两大板块协作运营。目前,光伏产业已经成为通威股份的最大赢利来源。
10月25日,中利集团发布2017年三季报,今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16.40亿元,同比增长52.87%。中利集团表示,光棒光纤业务会继续受行业利好趋势影响,业绩将进一步体现;光伏电池片、组件销售业务和扶贫光伏电站业务将会进一步拓展,业绩将会逐渐体现。紧随其后的协鑫集成通过布局高效电池业务来实现产业的上下游一体化,自今年二季度开始扭亏,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4.14亿元。
在净利润方面,今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8亿元,同比增长69.53%,依然在光伏企业中名列前茅。通威股份表示,在多晶硅业务板块,通过技术改造,公司多晶硅产能提升至2万吨/年,产能提升的同时,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在太阳能电池板块,截至目前,已形成5.4吉瓦的太阳能电池产能,非硅成本明显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持续降低,赢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前三季度,隆基股份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41亿元,同比增长103.99%,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05亿元,同比增长322.62%。渤海证券研报指出,继“6˙30”抢装后,隆基股份的三季度利润继续大幅提升,利润率水平维持高位,显示出单晶龙头的强大实力。此外,阳光电源三季报超预期,前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51亿元,同比增长152.93%。
多重因素利好光伏企业
华创证券研究院王秀强认为,年内国内光伏装机大超预期,光伏企业业绩亮眼,是政策驱动、国内外市场需求启动、行业技术进步多重因素推动。“在政策层面,国家能源局今年7月新增光伏建设指标86.5吉瓦,其中光伏领跑者计划32吉瓦,此举打破行业对政策约束的担心,光伏行业仍在政策支持的序列;在电价下调、财政补贴下调预期下,“6˙30”抢装行情推动装机规模扩张,并在三季度延续;在技术进步、产业链成本下降驱动下,分布式光伏经济性显现,户用光伏成为推动年内装机增长的驱动力,户用光伏是2C市场,市场潜力一旦被唤醒将极大推动装机扩张。”王秀强说,印度等海外市场需求、欧美双反政策在短期内也加速产业链上游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