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碳纤维动力电池箱)
电动汽车相较于传统汽车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技术相对成熟,只需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就可以让汽车充电等等,但是电动汽车也具有明显的缺点,最为明显的就是汽车电池箱过重和锂电池蓄电量少,如果增加电池数量势必会加重汽车负担,影响汽车行驶的性能。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在设计方面进行优化外,选择碳纤维代替传统金属也是有效途径之一。
电动汽车的电池箱主要起到保障车载锂电池的安全和防护作用。在安全性方面,碳纤维由于自身强度非常大,是传统电池箱金属材质的10倍,碳纤维的抗冲击吸震能力也比传统金属强,可以承受更多是撞击;考虑到部分电动汽车会将电池箱悬挂在底盘区域,耐腐蚀也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数据。碳纤维可以在50%的硫酸或者盐酸中保持无变化,耐腐蚀性表现出色;在轻量化方面,碳纤维的密度仅有1.7g/cm3,数据显示,相同尺寸的电池箱,碳纤维材质电池箱比传统电池箱减重约20%。
(图示:碳纤维动力电池箱)
目前,苏州挪恩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和国内某知名锂电池生产商一同研发碳纤维动力电池箱产品,已经在碳纤维动力电池箱方面有了重大成果,相信经过振动分析、机械冲击等一系列实验后,很快就能在电动汽车上见到挪恩研发的碳纤维动力电池箱产品。
根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第一是中国,达到1053000辆,第二名则是美国,销量为361000辆,第三名是挪威,销售量73000,中国已经发展为世界上电动汽车销售量最多国家;除此之外,中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出的数据,早在2015年,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年产量达34.0471万辆,全球占有率为34.5%,而美国仅有21%的占有率位列第二位;在充电桩方面,中国拥有超过30万个充电桩,其中快速充电类型约10万个,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
(图示:碳纤维动力电池箱)
在这些华丽数据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活跃的电动汽车市场。仅2019年1月,比亚迪就销售了超过28000辆电动汽车,恒大也宣布跟刚进入中国市场不久的特斯拉(Tesla)合作,正式步入电动汽车行业。国内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如此迅速,一方面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项优惠政策和巨额补贴,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内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碳纤维为例,碳纤维电池箱的应用,不仅在安全性方面有所保障,汽车轻量化更是在源头上减轻能源消耗,控制成本。
新能源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政府也在通过推广电动汽车来调解国家能源结构,加大传统汽车行业的转型力度,以碳纤维为代表的新材料也将会为电动汽车提升整体优势,为其创造更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