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1日,《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整个行业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据涂建华了解,由于该行业在国内仍属新生事物,不少人常将其与维修、翻新、改装等概念混淆,误认为该行业污染严重,心理上有抵触;行业管理部门也比较多,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甚至还有人情审批现象;与发达国家以立法形式规定汽车厂商有回收报废汽车的义务不同,目前我国汽车厂商责任相对不清晰,往往重生产销售、轻回收利用,参与度不高。
在回收利用环节,目前市场较为混乱,黑市很火红,正规企业却“吃不饱”、亏损重。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报废汽车资质企业回收率仅有30%,有近70%的报废汽车游离于相关部门的监管之外。在拆解环节上,一是拆解企业少,目前全国有资质的拆解企业仅600多家,年拆解300万台左右。二是拆解率低,仅约为20%,拆解厂利润薄、税赋重、生存难,无力提升装备技术。三是环保差,以往拆解行业基本上是打废铁卖。
更为尴尬的,是再制造环节。原材料来源严重不足,一些具有再制造价值的旧配件,往往被拆解厂废弃处理;再制造成本偏高,未形成流水线化的生产,无法通过提高生产量来降低成本;销售渠道不畅通。较低的产量难以满足下游行业需求,销售渠道拓展难度大。
面对这样的行业窘境,涂建华认为,要更好发挥好政策引导作用,以体制机制、社会参与、政策引导、合理布局、市场规范为抓手,以规范化、绿色化、市场化为路径,促进报废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他建议说:首先要结合各地实际,出台专门的政策细则,促进既有政策的落地。例如,对报废汽车进行政策补贴,引导车主参与汽车回收利用。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参与报废汽车产业发展;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联系相关机构、车企、报废汽车回收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以“一盘棋”思想形成定期联系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问题。扶持一批具有技术和实力的报废汽车龙头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提供税赋优惠、用工政策及技术支持等。
其次,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交通运营、回收拆解资质的联合执法,对黑车、拼装车、超标车和非法拆解行为坚决依法处理。可建立报废汽车在线回收平台,为车主提供简单、便捷、高效、全程可视化的一站式服务,获得报废车源,改变车主“报废无门”或因手续繁冗不愿寻求正规渠道报废的窘境。
此外,涂建华强调说,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大中型回收、拆解、再制造企业,合理布局小型回收网点,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