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资讯 » 电炉钢 » 热点 » 正文

2022年底前,唐山全面关停1000m³以下高炉、100吨以下转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06  作者:鑫椤资讯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唐山市钢铁行业“1+3”行动计划》已经市委、市政府审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1日
 
 
唐山市钢铁行业“1+3”行动计划
 
为做优做强精品钢铁产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基地,依据国家三部委《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加快推进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现制定钢铁行业“1+3”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为统领,以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方位对标国际先进钢铁企业,实施“1+3”行动计划,即以钢铁企业为主体,提升环保水平、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多元化投资。加快推进钢铁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精品钢铁产业基地,为唐山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目标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行动目标
 
(一)整合重组步伐进一步加快。学习德国、日本等钢铁强国引导企业重组经验,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区域发展环境、企业发展诉求等,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快引导和推动企业整合重组,着力构建以大型钢铁企业为支撑、专精特新优企业为补充的梯次发展格局。到2022年底,全市高-转长流程钢铁企业(集团)数量控制到22家左右。到2025年底,全市长流程钢铁企业(集团)数量控制到20家以内。
 
(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学习钢铁强国长短流程搭配,专注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经验,着力提升优质、特种钢材比重,提高优势产品质量稳定性,打造“金字塔”型产品结构。到2022年底,钢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达到40%以上,为下游产业升级提供支撑和保障。到2025年底,钢材产品持续多样化发展,每家钢铁企业拥有终端钢铁产品1项以上,并延伸向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建筑、钢结构等下游产业。
 
(三)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学习国际先进钢铁企业在降低碳排放道路上实现全球领先水平的经验,推进钢铁全产业链绿色化改造,到2022年底,全市骨干长流程钢铁企业力争全部完成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搬迁改造的长流程钢铁企业,在投产后1年内完成超低排放评估监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降低到560千克标准煤以下,工序能耗持续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5年底,全行业环保水平继续提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学习国际先进钢铁企业推进生产管理智能化、建设“灯塔工厂”经验,推进钢铁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2022年底,钢铁企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关键环节数控化率达到100%,钢铁行业骨干企业主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000吨/人·年以上。到2025年底,大型钢铁企业一体化信息管控平台覆盖率达到80%以上,钢铁行业骨干企业主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200吨/人·年。
 
(五)产业布局进一步集中。学习德国、日本等国家优化产业布局经验,结合唐山实际情况,全面推进沿海、迁安、滦州、迁西(遵化)四大片区规划建设。到2022年底,沿海钢铁产能达到全市总产能的43%以上,基本形成“临海靠港、铁路沿线”产业新布局。到2025年底,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规模适度、空间有序、用地集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行动任务
 
通过实施“1+3”行动,推进我市钢铁产业规模、生态环保、智能应用及多元化发展水平赶超钢铁强国。
 
(一)推进企业主体做大做强
 
1.鼓励企业整合重组。树立政策导向,加强规划引领,推动区域内产品同质化企业联合重组,构建集团化管控、市场化运作、国际化发展的高效运行机制,打造国内民营钢铁行业标杆。尽快形成以首钢(京唐、迁钢)、唐钢新区两家大型钢铁集团为主导,沿海、迁安、滦州、迁西(遵化)4大片区为支撑,产能规模达到500万吨左右的8家地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重点的“248”钢铁产业新格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以下责任单位涉及市直部门均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均为责任单位,不再列出]
 
2.鼓励产品做强做优。提升优质、特殊品种钢材比重,支持发展高铁用钢、汽车用钢、造船用钢、建筑用钢、模具钢、高速工具钢、电工钢、高级管线钢等高端材料。巩固优势产品质量稳定性,支持津西、正丰等企业,打造H型钢、角钢、钢板桩等品种多样、规格齐全的国内最大的型钢生产基地;支持九江、东华等企业,打造冷镦钢、钢帘线、预应力钢绞线等精品线材和高强钢筋生产基地;支持首唐宝生等企业加强功能性金属材料研发生产,将材料向园林工具、刀具、锯片、离合器片等终端产品转化,提高细分市场产品竞争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打造高、中、普“金字塔”型产品结构。(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3.鼓励品牌质量提升。完善品牌培育、评价、宣传和保护机制,整合企业优势品牌,提高品牌良好信誉。进一步提升首钢、唐钢、津西、正丰等优势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唐山钢铁工业迈向中高端的产品名牌、企业品牌和精品钢铁区域品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等。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提高行业话语权。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水平,打造质量标杆企业,争创省政府质量奖、市政府质量奖等。(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提升环保水平
 
4.结构调整降碳。支持企业发展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工艺,优化长短流程生产比例。适度提升非石化能源和自发电比例,充分利用电网谷电和弃电,实现错峰生产,助力能源再分配。支持通过联合重组、多元化发展和钢铁产业纵向延伸等模式,聚集合力开发绿色低碳工艺、深度脱碳和零碳技术,摒弃或降低高碳排放产品和业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5.强化过程控制。引导企业通过直接还原法、铁精粉冷固球团等去烧结工序,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产生。引导钢铁企业加强过程管控、提升技术管理水平,确保高炉顺行、提高风温和脱湿富氧鼓风等,降低高炉燃料比,实现过程控制减排。支持企业采取厚料层烧结、低温烧结等工艺技术,以及降低烧结漏风率等方式,降低烧结工序燃料消耗。持续推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和工序衔接降耗(铁钢界面衔接、钢轧界面衔接)等,挖掘节能降耗和减少排放潜力。(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6.推进绿色改造。鼓励支持企业采用先进绿色制造技术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优化能源管控平台,跟踪研究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商业化进展,提升钢铁行业资源能源利用和清洁生产水平。引导帮扶企业创建“绿色工厂”。跟进国际先进钢铁企业的“氢冶金”研发进展,支持企业探索“以氢代煤”实践,主动应对碳排放、碳中和环保挑战。(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支持技术改造
 
7.加快推进装备大型化。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实施装备升级改造项目,钢铁企业全部完成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铸造用生铁和特钢企业除外)、100吨以下转炉升级改造。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会同企业全力跑办审批手续。(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
 
8.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多基地协同制造,在工业互联网框架下实现全产业链优化,推进智慧物流,开展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行动、智能制造示范推广,打造“灯塔工厂”。鼓励企业大力构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打造钢铁全产业链互联网联合体,选择有代表性的钢铁企业,围绕智能炼钢、轧钢加热炉智能燃烧节能优化、大型设备在线智能诊断预知性运维、智能物流等应用场景支持建设示范项目,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9.建立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精准对接钢铁行业基础研究共性需求和短板,组建唐山钢铁产业研究院,负责钢铁行业技术应用研究和重点项目规划,整合协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资源,推动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商业应用”的线性模式,促进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的快速推进和成果转化,高效、有序提升重点钢材产品和产业关键技术的供给和支撑能力。支持钢铁企业争创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整合全球智力资源,坚持技术创新,开发研究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全力突破特种钢冶炼、高精度轧制等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推进产品绿色低碳转型,开发高强度、耐腐蚀、长寿命、近终型、可循环钢材,实现全生命周期减碳。(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四)鼓励多元化投资
 
10.推动钢铁企业产品服务延伸。以延链、补链、强链为引领,加快从钢铁向材料、由制造向服务转变。学习国际先进钢铁企业延伸服务汽车、船舶、工厂、零部件等产业链条的成功案例,引导钢铁企业为下游用钢企业开展钢材深加工、新材料、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产业延伸和服务,与用钢需求大户建立新型伙伴关系,推动钢铁企业生产工艺链条下延、产品链条拓展。鼓励钢铁企业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发展剪切、配送等增值服务。建立废钢回收保障体系,完善配送服务链条。支持钢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非钢产业,依托现有钢铁交易平台拓展线上业务,服务更多客户群体。(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1.支持钢铁企业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主导产品、技术基础、产业关联度等实际,引导钢铁企业转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钢铁企业转投应急装备、高端装备、重型装备等装备制造产业;支持钢铁企业向钢结构、集成房屋等建筑领域延伸发展,逐步由钢铁产品向钢铁制品转化。支持钢铁企业组建或参与多主体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并购基金、创投基金,并搭建资本与技术互选交流平台,全力保障企业并购项目回归、产业链招商项目落地,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科技+战新”产业集聚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12.发展钢铁文化旅游。深入学习借鉴德国鲁尔区发展工业旅游先进经验,挖掘和弘扬唐山钢铁历史文化,促进钢铁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研究,谋划钢铁工业观光旅游线路,打造工业旅游项目,支持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四、引导支持政策
 
1.支持建立钢铁产业研究院。2022年底前挂牌成立唐山(国际)钢铁产业研究院,充分整合域内外钢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建成指导全市钢铁产业发展的战略智库、钢铁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的策源地、高水平研发机构的共同体、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以及钢铁产业技术人才的聚集高地,有效解决钢铁企业面临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助推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2.新项目投资贴息补助。探索引导金融机构为钢铁企业转投战新产业提供低息贷款,同时财政予以贴息补助。由市、县(区)财政对钢铁企业在唐山域内投资超过2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项目贷款予以利息补贴。按照贷款利息50%的标准,单个项目贷款贴息总额不超过500万元。即:市与区按照1:1比例负担,直管县(市)全额负担。(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3.支持优化产品结构。对新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产品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新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产品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4.支持引进重点产业人才。对钢铁企业全职引进的全日制博士,自来唐工作之日起5 年内,给予每月3000元生活补贴;在唐山落户的,享受购买市域内自用商品住房一次性补贴30万元(不限首套,此政策只享受一次)。全职引进到唐山钢铁企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且正常缴纳社会保险,自来唐工作之日起5年内,给予每月1500元生活补贴;在唐山落户的,享受购买市域内自用商品住房一次性补贴10万元(不限首套,此政策只享受一次)。(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5.支持企业落实“双碳”目标。对钢铁企业置换氢燃料电池重卡的,根据奖补政策享受氢燃料电池汽车补贴。鼓励钢铁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和建筑物屋顶开发分布式光伏,通过光伏发电赚取“绿证”用以抵消企业的碳排放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引进推广减碳工艺,支持钢铁企业探索使用熔融还原炼铁、气基竖炉直接还原炼铁等减碳工艺,鼓励企业探索“以氢代煤”实践。钢铁企业退出配套烧结、焦炉、高炉等设备建设氢冶金和Corex、Finex、HIsmelt(三种熔融还原炼铁工艺)等非高炉炼铁项目的炼铁产能实施等量置换。(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6.支持“创B争A”。组建工作专班,全面组织开展“创B争A促引领”专项行动,一企一策指导帮助钢铁企业“创B争A”。(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7.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对既有企业成功引进转化技术和科技成果,经认定后,给予技术合同额2%、最高100万元的补贴。支持钢铁企业瞄准科研机构承接的军工研发课题,引进转化一批军民融合产品,争取认定为军民融合企业。对新列入国家和省级产业基础再造、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按照国家、省支持资金标准给予1∶1配套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8.支持建设研发平台。对钢铁企业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100万元、10万元奖补经费。对钢铁企业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2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9.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开展互联网诊断行动和互联网培训活动,全市设立1000万元两化融合专项资金,鼓励支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鼓励支持钢铁企业上云。对钢铁企业新认定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对新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项目或企业,一次性给予3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0.支持延伸产业链条。支持符合条件的延伸产业链条项目列入省市重点推进项目名单,重点保障规划和用地计划,在用地审批手续上予以积极支持。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以上的延伸钢铁产业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支持所在地县级政府参照钢企搬迁政策,一企一策给予项目用地等相关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
 
11.支持拓展服务领域。支持钢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非钢产业。对新认定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给予一次性不超过20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行唐山市中心支行、唐山银保监分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政府相关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市钢铁行业“1+3”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行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协调指导和督促落实。相关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做到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推动活动扎实深入开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上述涉及市直单位)
 
(二)加强指导服务。对全市27家长短流程钢铁企业建立领导干部和重点部门包联制度,实施“点对点”帮扶指导。各部门要结合职责分工,细化措施,靠前服务、一线指导,全面落实各项支持政策,积极帮助争取更多上级资金、项目、土地等支持,有效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相关县(市、区)要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包联制度,跟踪掌握辖区钢铁企业工作进展,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精准针对钢铁企业需求,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以政策激发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积极性,推动我市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上述涉及市直单位)
 
(三)加强宣传发动。市县两级要充分调动辖区内钢铁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和示范交流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级新闻媒体要通过电视访谈、跟踪报道等形式,总结先进经验,深入宣传政策,树立创新竞进、争先进位的舆论导向。(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上述涉及市直单位)
 
 
 
关键词: 唐山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市场报价
ICC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网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鑫椤招聘 | 版权隐私 | 站点地图